產業在線數據顯示:9月家用空調出口排產增長31.8%;10月出口排產同比增長33.6%;11月出口排產同比增長22.0%……
從去年7月以來,出口行情一路高增長,家電企業也持續高排產。在此背景下,吃到紅利的龍頭企業開始馬不停蹄地擴張產能。
近日,海爾智家發布公告,擬通過子公司青島海爾暖通設備科技有限公司在青島膠州市上合經濟示范區投資建設 500 萬臺套空調項目,項目擬投資人民幣 24.94 億元,主要面向山東、東北、華北等國內市場,并輻射歐洲、北美、澳洲、中東、東南亞等海外市場。
今年8月14日,海爾泰國春武里空調工業園奠基儀式在泰國春武里府WHA東海岸工業區舉行。該工業園占地面積約為32.4萬平方米,整體規劃年產能為600萬套,主要生產分體式空調、家庭中央空調、房車空調、移動式空調及窗機等全系列產品,一期計劃將于2025年9月建成投產。產品未來出口到北美、歐洲、東南亞、韓日等地。
當地時間8月8日,海信埃及電視工廠項目簽約儀式在埃及總理府舉行。公開資料顯示,海信埃及電視工廠項目占地約200畝,預計明年投產。除滿足埃及本地需求外,還將出口至阿盟、北非、東非在內的21個國家和地區,并逐步擴大至西非、歐盟和美洲。
美的近年來在東南亞也加快了產能擴張的步伐。美的集團半年報顯示:今年3月,美的智能制造泰國科技產業園動工儀式在泰國羅勇府舉行,泰國基地的建設將進一步提升美的暖通產品的全球市場競爭力。而在去年11月,位于泰國春武里府的美的空調工廠,用了不足1年時間就實現了100萬套下線。
美的集團微信公眾號文章還提到,2023年美的越南工廠實現了在盈利方面實現了質變;2024年上半年的凈利潤較去年同比提升1487%,工廠逐步進入良性循環發展的新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家電企業產能擴張,常常選擇“落子”東南亞。新寶股份在印尼建設其首個海外工廠;萬和電氣也把其首個海外生產基地布局在泰國。今年7月30日,TCL還在越南胡志明市的地標建筑the Landmark81(越南最高大廈)舉辦了其全球化25周年慶典。
那么,為什么東南亞受到家電企業的青睞呢?
首先,在國際貿易壁壘打壓之下,中國制造企業出海尋求新機遇。而“一帶一路”政策推進,RCEP成員內部關稅下降,促成了中國家電產能轉移至東南亞,東盟成為家電企業出海第一站。
其次,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核心家電市場需求持續承壓,而東南亞仍是新興市場,擁有人口紅利和增量機會,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海爾智家半年報提到,公司上半年海外市場收入增長 3.7%,其中東南亞市場實現收入 34.92 億元,同比增長 12.4%。
其三,近年來東南亞承接了較多的消費電子產能轉移,供應鏈體系開始具備產業集群效應,可以較好地滿足企業建設海外生產基地的需要。
以泰國為例,產業在線數據顯示,泰國白電總產能目前在全球各國中位居第二,僅次于中國。2023年泰國空調產能為2080萬臺,5年復合增長率達12.3%;冰箱冷柜和洗衣機總產能,各自約在1000-1200萬臺左右。
大航海時代,海外自建生產基地,可以讓企業而更貼近市場、響應更快、成本更低,降低品牌和渠道壁壘。隨著家電龍頭企業加快海外生產基地的全球化、本地化布局,新年度出口市場有望維持高增長態勢。(秦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