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開門見山。嵌入式廚電,包括嵌入式煙灶消、洗碗機、微蒸烤乃至嵌入式冰箱等品類近年來一直熱度不減,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數據統計在一片下滑的市場中尤其亮眼,更是因此催化了不少企業的創新執念和增長信心,但筆者個人認為,嵌入式廚電僅是產品形態的變形。創新層面上的成色不足以及自身發展所存在的問題,決定了其對產業發展只是一種烘托和輔助,而缺乏從根本上的推動作用。
理由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就嵌入式廚電自身來說,“嵌入”本身指的是電器安裝、置放方式的改變,而非功能上革命性的創新。更直白地說,嵌入是產品的變形,而非核心功能的創新。這種形態上的創新,眾所周知的是屈從于節省空間的需要(資料顯示,上個世紀60年代在德國出現的嵌入式蒸烤箱,起初就是解決嚴重不足的人居居住面積)。至于后來所謂的統一、美觀審美,只是空間效率至上的“副產品”而已。
另一方面,從目前的市場消費基本面來看,目前的市場低迷徘徊,本質上是消費動力不足再疊加結構性失衡引起。動力不足在此不作解釋,結構性失衡則更多地體現在升級換代型需求釋放不及時、下沉市場新增需求未有效挖掘。這不僅需要供給側的全面發力,還需要外部力量的催化,比如“以舊換新”等各種配套補貼的推動。僅僅指望一個產品形態上的變化,能夠對拉動市場起到多大作用,真的是“想多了”。
說了這么多非議嵌入式廚電的話,是否意味著筆者否定嵌入式廚電呢?肯定不是。不僅不反對,筆者甚至還認為,嵌入式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應嵌盡嵌、能嵌盡嵌”,甚至不排除嵌入式將來會成為廚電乃至整個家電行業的標配。
這樣說的理由只有一個:盡管嵌入式最早源自于空間焦慮,但終極狀態會遵從消費者的審美和情緒滿足。
所以我們看見,從廚電行業近十年的發展來看,空間和動線的契合度要求、色彩的個性需求、風格的統一需求在一步一步地彰顯。產業和科技的發展終章是以人為本,“要時刻為用戶所需,但又不必彰顯自己的存在”。廚房里的科技最終也將會演變為展示用戶愛好與情緒的舞臺。一切廚電,能嵌則嵌,能隱則隱,除非其自身帶有藝術品的觀賞審美價值。
而目前,之所以“嵌入”還能夠被拿來當話題,而且正如本文開頭說的那樣,承載諸多企業的創新執念,是因為嵌入式本身還在電器尺寸與櫥柜尺寸的不統一、誰來占主導、服從尺寸后功能怎樣保證(如烤箱、冰箱等的容積與散熱問題)等問題上糾纏。
今年1月,中國家電協會聯合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編制并發布了《嵌入式廚房電器一體化指南》,而早在此前的2018年,嵌入式廚房的首個團體標準T/CHEAA 0004-2018《家用嵌入式廚房電器常用尺寸和安裝配置標準》出爐(由方太、美的、華帝、海爾等企業參與)。期間五六年時間,僅形成了由團體標準到行業指南的“非強制性”躍升,由此可見統一各方意見和利益之難。需要指出的是,廚電作為“嵌入式”的先鋒力量(比如嵌入式灶具已成主流、集成灶生來就有嵌入式基因),這方面的發展速度還領先于空冰洗等大家電產品。可見,嵌入式要蔓延到整個家電,除了技術層面的障礙,還有諸多復雜的因素。
三句話總結本文:嵌入式僅是產品形態的變化,既承載不了核心功能創新,也拉動不了市場;嵌入式在空間和審美的需求下,仍會成為趨勢;嵌入式各方標準難統一,仍處在磨合與發展階段。這是我們應有的認識。